科协一体两翼指的是什么意思

传涌网络 03-25 3阅读 0评论

第二条 科普专项经费的来源:(一)省财政预算安排;(二)社会团体、民办机构和个人捐赠;(三)其它资金。第二章 科普专项经费的使用 第三条 科普专项经费的使用范围:(一)创建科普教育基地、科普示范基地、科普示范城区和科普示范县、乡、镇、村等科普单位。(二)择优支持省级重点科普项目和科普研究课题。

(三)其他资金来源。第二章 科普专项经费的使用 2.1 科普专项经费的使用范围包括:(一)建立科普教育基地、科普示范基地、科普示范城区和示范乡镇等科普单位;(二)优先支持省级重点科普项目和科普研究课题;(三)鼓励提供技术服务、技术培训和科普咨询服务;(四)出版科普书籍,举办科普展览,编制科普宣传资料

7平方公里。首届上海嘉定科技博览会成功举办,121家科技企业展示了205项高新技术成果和需求。同时,嘉定在科普工作上也取得了显著成果,群众参与活动总计超过7万人次。嘉定镇街道和真新街道被评为科普示范街道,农业园区被命名为市级科普教育基地,科普教育的普及程度进一步提高。

农业综合开发存量资金土地治理项目,补贴额度:最高每亩补助1500万元。中药材生产扶持及药材基地项目,补贴额度:100-3000万元。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市、区)创建项目,补贴额度:50-1000万元。“特色小镇”工程申报项目,补贴额度:500-2000万元。区域生态循环农业项目,补贴额度:1000-1500万元。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农作物

补贴金额:省级1000-5000万元,国家级1-3亿元。 2.农村商业互联项目 补贴金额:每省2亿元 3.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项目 补贴资金:5000万元 4.农村综合建设项目 补贴金额:三年每年5000万元。 5.畜禽粪便资源化项目 补贴金额:最高5000万元 6.数字农业建设试点项目 补贴资金:2000万元以下 7.农业强镇示范工程 补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领导相关指示精神,积极发挥群团作用,有效助力“双减”政策的全面落地,省科协将于近日会同省教育厅在全省开展“双千”助力“双减”科普专项行动,推动“千家基地拓研学,千名专家进校园”,现计划在全省范围内征集首批基地与专家名单,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目的与意义 根据工作安排,省

(二)获得国家、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科普教育基地认定,经核准符合条件的,分别一次性给予30万元、20万元、15万元、10万元扶持。获得多级认定的,按最高扶持金额给予扶持。

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补贴金额?

在课程设立上实行,“一体两翼”策略,即以学科课程为主体,综合实践活动课和校本课程为两翼,国家、地方、学校三结合,用科学的课程发展学生。课堂教学实行“异步教学,同步达标”教学法,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的目标与要求,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习题与作业,最终达到共同进步与提高。充分利用百年老校

学校以服务广州市及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与商贸领域为己任,通过番禺校区为中心,辐射广州开发区与南沙自贸区,形成一体两翼的发展格局。学校下设11个二级学院,涵盖七大专业群,共计27个专业。其中,6个专业为国家级重点建设,16个专业为省级重点建设,3个专业群为省级高水平。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在2023年的

充分发挥科协系统“一体两翼”组织优势,按照“统一发动,分类推荐,统一发布”的原则,分阶段实施。(一)申报阶段 9月17-23日,各省级学会、市级科协广泛发动社会力量,组织本领域和本区域的专家与基地(申报表详见附件1、2)。请各市科协于9月23日前择优推选10家基地和10名专家,省级学会根据实际进行

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是正规高校,其信息收录于教育部公布的大学名单中。截至2022年5月31日,全国共有2759所普通高等学校,其中1270所为本科院校,1489所为高职(专科)院校。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具备招生资格,属于正规院校。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的办学类型为公办,教育层次为专科(高职),属于综合类院校。

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既不是985,也不是211。学校的办学性质是公办,层次为专科(高职),类型是综合类,学校地址为: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市新路北段669号,花果山校区: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童心路西胜街42号科协大院5号楼。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简介:学校简介: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学校

科协是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科技工作者是科协的主体,学会和基层科协是科协的“两翼”。“一体两翼”是科协系统的组织模式,是服务基层的重要抓手,也是科协开展工作的重要方式,是科协组织的力量之源、活力之源。科协工作要尊重科技工作者的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工作者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基层科协的基础作用。

科协一体两翼指的是什么意思

"截至目前,北京市共有371家科普基地,其中科普教育基地313家,科普培训基地10家,科普传媒基地31家,科普研发基地17家。逐步形成'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辅相成、'综合科学与产业'协调发展、'既面向公众又面向对象'的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的科普基地发展体系。" 北京市科委表示,北京市科普基地不断支撑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新命名的34个科普基地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企业型科普基地占基地总数的40%;二是基地区域与生态环保等热点紧密结合,对相关公共事务政策的落实起到了进一步支撑作用;三是新技术、新媒体的广泛运用,使科普传播更加有趣,更加贴近生活。 科普基地蓬勃发展的背后,离不开政府管理部门的重视和推动。为加强北京市科普基础设施建设,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工作,2007年北京市制定了《北京市科普基地管理暂行办法》,在全国首次对科普基地进行分类命名。为了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科普工作积极性,发挥科普资源的作用,开展面向公众的科普教育活动,积极推进科普工作的社会化、群众化、日常化,为实施 "科教兴国 "战略和提高公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服务。 1999年,中国科协开始建立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中国科协命名了首批由全国性科协和省级科协推荐并经有关专家评审的201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目前,中国科协已命名全国188家科普教育基地,其中自然科学博物馆78家,占总数的41%。国家重点实验室65个,占35%;高新技术企业和生产基地28个,占15%;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7个,占9%。
为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科普工作的积极性和发挥现有社会科普资源的作用,面向公众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开展科普教育活动,积极推进科普工作的社会化、群众化、经常化,规范中国科协“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管理,更好地发挥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科普宣传作用,特制定本标准。在本标准制定过程中,总结了有关全国性学会、各省级科协和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建设的经验。本标准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提出。本标准由中国科协科普部负责解释。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科协科普部 1.1本标准适用于由国家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建立的,以公益性为目的,面向社会公众常年或经常从事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由中国科协命名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1.2本标准规定了中国科协“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以下简称基地)的基本条件、组织领导和工作要求。 2.1具有法定代表人资格或受法人正式委托,独立开展科普活动的单位。2.2有相关的日常科普工作管理制度。2.3建有科普展厅和相对固定的科普活动场所,有主题明确的科普内容,具备开展经常性科普活动的条件与设施。2.4有专兼职负责讲解、接待和活动辅导的并具备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工作人员。2.5将科普经费列入本单位经费预算,确保落实到位,保证科普活动正常开展,科普经费逐年增加。2.6在基地显著位置设专栏,公示基地的开放制度。其内容包括:开放时间、活动内容、优惠办法(对象、时间段、标准)、接待办法 (联系人、联系电话、网址)等内容。2.7建有宣传、展示科普教育基地整体情况和科普内容的网站或网页,并与中国公众科技网链接。网站或网页的内容应与基地科普设施的更新、内容的变化、科普活动的开展情况同步。 3.1接受中国科协、有关全国性学会和省(市)科协的工作指导。3.2基地所在单位的领导重视科普工作,将科普工作列入本单位工作的重要日程,认真研究、及时解决科普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将科普工作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表彰、奖励范围。3.3有专门的科普工作机构和分管领导。制定科普工作的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经常对科普工作进行调查研究,并督促检查落实情况。 4.1博物馆类基地(含科技馆、博物馆、动(植)物园、海洋馆、公园等)和青少年活动场所类基地每年开放天数不少于250天;高校、科研院所的实验室和研究基地、高技术企业等类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要根据公众需求和自身工作安排,定期或不定期地向公众开放,每年开放天数不少于50天,年接待观众不少于2000人;自然保护区类基地在划定区域内向公众常年开放,注重利用保护区内的特有科普资源制作科普宣传品。4.2.1以 《科普法》为指导,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方法”,充分发挥科普教育宣传作用,坚持公益性原则,协同当地科协或根据基地自身的特点以及公众和社会的科普需求,积极广泛开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有特色、有实效的科普活动。4.2.2要作好科普活动的内容设计。除普及专业学科的科技知识外,还要有倡导体现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科学价值观、科学发展观,培养公众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反映科技前沿和社会热点问题等方面的内容,不少于总展示量的20%。4.2.3 要利用多种手段开展科普教育活动。如安排专人讲解和指导;设计制作用于科普宣传的挂图、展板、录像片、宣传册、网站(页)等。要注重科普宣传教育的科学性、通俗性和趣味性。4.3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应有计划地对专、兼职科普工作人员进行培训。4.4每年向省(市)科协或相关全国性学会报工作计划、活动计划和年度科普工作总结。各类科普活动应有文字、照片和录像等档案资料以及接待公众人数等有关统计数据。4.5积极参加每年的 “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活动以及各地组织的“科技周”、“科技节”等大型科普宣传活动,并在活动期间对公众实行免费或优惠开放。全年对学生团体参观实行至少半价优惠。4.6积极探索基地的建设工作和开展科普活动的新思路、新方法,努力开拓创新,吸引或组织公众到基地参加科普教育活动。积累工作经验,积极开展经验交流和理论研讨,不断提高工作水平。4.7基地应与所在地的社区、乡镇、学校、企事业等单位建立协议性的固定联系和工作制度,合作开展社会化科普活动。4.8广泛利用社会力量,积极发展科普志愿者参与基地的科普工作。4.9主动与新闻媒体合作,加强对基地自身和科普活动的宣传。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传涌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