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项改革是啥意思 , 3000字财政制度改革文论文拜托各位了 3Q

传涌网络 03-26 3阅读 0评论

【法律分析】:我国的国企三项制度改革是指对用工制度、人事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法律依据】:《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加强管理的基本规范(试行)》 四、劳动、人事、分配制度。(二十一)改革用工制度。企业根据生产经营需要依法自主决定招聘职工,完善定员定额,优化劳动组织结构;科学

法律分析: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开局之年,也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全面推进“三型两网”建设、加快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的开局之年。 这一年,国企改革仍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 作为新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对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部署,三项制度改革是国有企业全面深化改革

三项制度改革是指对企业中涉及人事、劳动和分配制度方面的改革。三项制度改革主要涵盖以下方面:劳动人事制度改革。这一改革主要围绕员工招聘、培训、考核、晋升等方面展开。通过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实现员工能进能出,确保企业拥有高效、专业的人才队伍。劳动分配制度改革。劳动分配制度是

法律分析:三项制度改革是指国务院针对国企的三项制度改革:劳动,人事,分配,以及人事部三项制度改革:公务员制度、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工资福利。法律依据:《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 一、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基本情况 截至2011年底,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不含金融类企业,以下简称全国

1. 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三项改革”指的是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的改革。这些改革旨在实现员工队伍的优化,确保员工能够根据市场原则合理流动,即“员工能进能出”。2. 伴随国企转型,人员的转型成为了关键一环。在分配制度改革方面,面临着提高效率与保障公平的双重挑战。3. 另外,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改革也

法律分析:三项制度改革,指国务院针对国企的三项制度改革:劳动,人事,分配,以及人事部三项制度改革:公务员制度、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工资福利。改革的内容是 “员工能进能出” 伴随国企转型,国企中的人员也经历着转型,分配制度改革,效率与公平的双重挑战,干部能上能下。法律依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改革

明确答案:国资委三项制度改革指的是劳动、人事、薪酬分配制度改革。员工方面的改革主要体现在激发员工活力、提高员工素质以及优化薪酬结构等方面。详细解释:一、国资委三项制度改革概述 国资委推出的三项制度改革是为了进一步激发企业活力,提高企业效率。这三项制度分别是劳动制度改革、人事制度改革和薪酬分配制度

三项改革是啥意思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要体现以改革推动发展、提高质量、促进公平、增强活力的总体思路,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觉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进一步突出重点,明确攻坚方向,找准着力点,完善配套政策,不断取得新突破。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基本

新一轮高考制度改革是通过高中阶段育人模式的改革来推动高校育人能力的提升和招生模式的优化。在研究目前高中阶段生涯教育的基础上,向阳生涯分析了新高考改革下以升学衔接为导向的生涯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原因分析应以改革为契机,优化高中阶段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校更好地开展生涯规划教育。1. 生涯教育脱节更加

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拓宽学生发展通道。要制定和实施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总体方案及其配套政策文件,按照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

一、“教育教学高考一体化”改革的内涵 教育教学高考一体化,重在“一体化”。它要求高中的教育教学高考三者形成一个缜密的系统。教育,既是针对教师的,又是针对学生的。通过对教师的教育,让教师作风优良、境界高远,进而优化教学技能,从而影响和实现学生的发展;通过对学生的教育,让学生学会做人,提升素质,进而开发潜能,

教育教学高考一体化改革的探索与思考|教育教学方面的建议

30年的中国保险业28年前从零开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保险业经历了近30年的高速增长,在补偿灾害损失、维护社会安定、支持中国的经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首先,整个行业发展突飞猛进。其表现主要有三:一是保险机构增长迅速。1980年,中国只有1家保险公司,1998年为28家;截至2007年底,全国共有保险机构110家,是十年

1965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独立建制,保险总公司包括工友在内总共86人。从1965年开始,中国进入了一个比较动荡的时代,每个行业都投入到文化大革命的热潮,保险行业的发展也跌落谷底。社会动乱结束后,各行各业才慢慢开始复苏。1979年4月,国务院作出重大决策,逐步恢复国内保险业务。1980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复业

(一)社会保险制度的创建阶段(1949-1957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根据政治、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和当时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中关于在企业中“逐步实行劳动保险制度”的规定,于1951年2月26日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二)在调整中发展阶段(1958-1966年)这段时间,国家对社会

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经济发展迅速,社会保障体系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1986年,我国颁布了新的养老保险法,明确规定了养老保险的基本原则和制度安排。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养老保险制度逐渐完善。1997年,我国开始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了由企业和职工共同缴费的基金体系。此举标志着我国

中国人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成立于1949年10月20日的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所经办的人身保险业务。新中国建立刚刚20天,为迅速发展经济,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全国统一的保险机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下设人身保险室。建国初期的人身保险业务有强制保险和自愿保险两大类,强制保险主要是铁路、轮船、飞机旅客

【答案】:(1)新中国农业保险业初期的迅猛发展(1949-1958年)(2)我国农业保险发展中期的停滞(1959-1981年)(3)市场化改革时期农业保险的蓬勃发展(1982-1992年)(4)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时期农业保险制度的探索与困扰(1993至今)

新中国的保险事业发展历程

终年辛勤劳动,受尽剥削,生活不得温饱。以前是个集体所有制那时候土地是集体的,老人农民都给集体干活,一年到头挣不了多少公分,分值低一公分几毛钱,人们的生活非常,生活水平非常低。年下来去了领粮食的钱,以后每个人每年只能每家只能剩几百块钱来为一次急滴急的生活标准,大粒儿盐散酱油根本没有

急需“美是什么”2000字论文拜托各位了 3Q 以中国人物画为题材 以中国人物画 为题材 展开  我来答 2个回答 #热议# 该不该让孩子很早学习人情世故?彩虹兔兔9475 2014-07-01 · TA获得超过118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1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04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

另一方面,会计制度的制定不规范也体现在各个企业可以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并结合自身企业特征制定和设立会计制度上,某种意义说,这是一把“双刃剑”,既给了企业根据自身现实来有效进行会计工作的灵活性,也给一些企业随意制定自身会计制度、滥用会计政策提供了可能。因而,财政部应该明确所有的会计标准包括会计制度

财政补贴是我国传统的计划体制下的重要特征,体现了计划的软约束,存在着银大的弊端,改革后形成的双向补贴机制又使我们面临两难局面和财致的极度困境. 补贴作为价格机制运作的减压闷,从短期看.的确能起到保持价格稳定,提高实际消费水平的作用,但是从长期来看,补贴必然引起需求上升,随之就会出现价格上升的压力,

三、1、现金管理制度:设置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对现金、银行存款进行明细核算。现金不准私人非公司借支现金,规定备用金最高限额800元,现金应及时入账,做到日清月结,账款相符。 2、转账支票管理制度:财务人员根据采购员的申请,经总经理批准后开具,借票人之间不得相互串用支票,不得签发远期支票,

一、财政三项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财政三项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的发展要求,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和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建立和完善以部门预算为基础,国库支付和政府采购为主要形式的财政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财政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更好地发挥财政在宏观调控

3000字财政制度改革文论文拜托各位了 3Q

随后,欧洲一体化从消极的消除壁垒转向积极的作为。单一欧洲法案(Single European Act)在1986年推动了统一内部市场的建设,并明确了商品、劳动力、服务与资本的自由流通。《马斯特里赫特条约》(Treaty on European Union)则标志着欧洲联盟的正式成立,确立了欧盟的三大支柱,包括欧洲共同体、共同外交与安全

在成员国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欧共体逐步建立的三大支柱是:关税同盟、共同农业政策和欧洲货币体系。关税同盟就是对内在成员国之间分阶段减免以至最后取消关税和贸易限额,达到共同体内部商品自由流通;对外通过拉平各成员国的关税率,筑起统一的关税壁垒。共同农业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统一各成员国农产品价格、建立

英国、法国、德国是欧洲最发达的三个国家,也是欧盟的三大支柱,被誉为欧洲的“三驾马车”。长期以来,三国齐头并进,你追我赶,谁也不服谁。为了争夺欧洲的领导权,三国明争暗斗,互不相让。虽然现在不像二战以前要用拳头说话,但三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争斗并没有停止,这种情况在争夺欧盟

(3)三大支柱是:经济与货币联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司法与内务合作。目的:表示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欧洲,增强人们对欧洲联盟和欧洲同一性的印象。(4)启示一:共同市场体系的建立是区域合作的重要力量;启示二:制度创新是区域合作的重要保障;启示三:效率与公平的协调是区域合作应实现的目标;启示四

欧盟委员会本月初发表经济改革白皮书强调,必须改革劳动力市场,推动就业,解决社会边缘化问题;实现竞争政策现代化,改革政府补贴政策;创建单一金融服务市场,改善风险资本准入;解决大市场分割,开放市场,统一市场规则;改革共同农业政策;加强企研合作,推动技术创新。3月16日结束的欧盟“经济改革”首脑会议

欧盟三大支柱分别为,第一支柱 “欧洲各大共同体”,涉及经济、社会、环境等政策。 第二支柱 “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涉及外交、军事等政策。 第三支柱 “刑事领域警务与司法合作”,涉及共同合作打击刑事犯罪。该支柱前身是“司法与内政事务部门”。

"欧盟三支柱" - 欧洲共同体 (ECSC, EC, Euratom), 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CFSP), 司法和内政事务部门 还 不明白的话,给你个网站http://www.fmprc.gov.cn/ce/cebe/chn/xnyfgk/t286601.htm

欧洲一体化建设三大支柱

欧盟一体化建设的三大支柱是:经济与货币联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司法与内务合作。 哈哈,这是政治高考题吧?
A
书籍装帧,产品包装设计论文的文章可以参照或者依据本文——论文的写作格式、流程与写作技巧进行撰写:广义来说,凡属论述科学技术内容的作品,都称作科学著述,如原始论著(论文)、简报、综合报告、进展报告、文献综述、述评、专著、汇编、教科书和科普读物等。但其中只有原始论著及其简报是原始的、主要的、第一性的、涉及到创造发明等知识产权的。其它的当然也很重要,但都是加工的、发展的、为特定应用目的和对象而撰写的。下面仅就论文的撰写谈一些体会。在讨论论文写作时也不准备谈有关稿件撰写的各种规定及细则。主要谈的是论文写作中容易发生的问题和经验,是论文写作道德和书写内容的规范问题。论文写作的要求下面按论文的结构顺序依次叙述。(一)论文——题目科学论文都有题目,不能“无题”。论文题目一般20字左右。题目大小应与内容符合,尽量不设副题,不用第1报、第2报之类。论文题目都用直叙口气,不用惊叹号或问号,也不能将科学论文题目写成广告语或新闻报道用语。(二)论文——署名科学论文应该署真名和真实的工作单位。主要体现责任、成果归属并便于后人追踪研究。严格意义上的论文作者是指对选题、论证、查阅文献、方案设计、建立方法、实验操作、整理资料、归纳总结、撰写成文等全过程负责的人,应该是能解答论文的有关问题者。现在往往把参加工作的人全部列上,那就应该以贡献大小依次排列。论文署名应征得本人同意。学术指导人根据实际情况既可以列为论文作者,也可以一般致谢。行政领导人一般不署名。(三)论文——引言 是论文引人入胜之言,很重要,要写好。一段好的论文引言常能使读者明白你这份工作的发展历程和在这一研究方向中的位置。要写出论文立题依据、基础、背景、研究目的。要复习必要的文献、写明问题的发展。文字要简练。(四)论文——材料和方法 按规定如实写出实验对象、器材、动物和试剂及其规格,写出实验方法、指标、判断标准等,写出实验设计、分组、统计方法等。这些按杂志 对论文投稿规定办即可。(五)论文——实验结果 应高度归纳,精心分析,合乎逻辑地铺述。应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但不能因不符合自己的意图而主观取舍,更不能弄虚作假。只有在技术不熟练或仪器不稳定时期所得的数据、在技术故障或操作错误时所得的数据和不符合实验条件时所得的数据才能废弃不用。而且必须在发现问题当时就在原始记录上注明原因,不能在总结处理时因不合常态而任意剔除。废弃这类数据时应将在同样条件下、同一时期的实验数据一并废弃,不能只废弃不合己意者。实验结果的整理应紧扣主题,删繁就简,有些数据不一定适合于这一篇论文,可留作它用,不要硬行拼凑到一篇论文中。论文行文应尽量采用专业术语。能用表的不要用图,可以不用图表的最好不要用图表,以免多占篇幅,增加排版困难。文、表、图互不重复。实验中的偶然现象和意外变故等特殊情况应作必要的交代,不要随意丢弃。(六)论文——讨论 是论文中比较重要,也是比较难写的一部分。应统观全局,抓住主要的有争议问题,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进行论说。要对实验结果作出分析、推理,而不要重复叙述实验结果。应着重对国内外相关文献中的结果与观点作出讨论,表明自己的观点,尤其不应回避相对立的观点。 论文的讨论中可以提出假设,提出本题的发展设想,但分寸应该恰当,不能写成“科幻”或“畅想”。(七)论文——结语或结论 论文的结语应写出明确可靠的结果,写出确凿的结论。论文的文字应简洁,可逐条写出。不要用“小结”之类含糊其辞的词。(八)论文——参考义献 这是论文中很重要、也是存在问题较多的一部分。列出论文参考文献的目的是让读者了解论文研究命题的来龙去脉,便于查找,同时也是尊重前人劳动,对自己的工作有准确的定位。因此这里既有技术问题,也有科学道德问题。一篇论文中几乎自始至终都有需要引用参考文献之处。如论文引言中应引上对本题最重要、最直接有关的文献;在方法中应引上所采用或借鉴的方法;在结果中有时要引上与文献对比的资料;在讨论中更应引上与 论文有关的各种支持的或有矛盾的结果或观点等。一切粗心大意,不查文献;故意不引,自鸣创新;贬低别人,抬高自己;避重就轻,故作姿态的做法都是错误的。而这种现象现在在很多论文中还是时有所见的,这应该看成是利研工作者的大忌。其中,不查文献、漏掉重要文献、故意不引别人文献或有意贬损别人工作等错误是比较明显、容易发现的。有些做法则比较隐蔽,如将该引在引言中的,把它引到讨论中。这就将原本是你论文的基础或先导,放到和你论文平起平坐的位置。又如 科研工作总是逐渐深人发展的,你的工作总是在前人工作基石出上发展起来做成的。正确的写法应是,某年某人对本题做出了什么结果,某年某人在这基础上又做出了什么结果,现在我在他们基础上完成了这一研究。这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样表述丝毫无损于你的贡献。有些论文作者却不这样表述,而是说,某年某人做过本题没有做成,某年某人又做过本题仍没有做成,现在我做成了。这就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样有时可以糊弄一些不明真相的外行人,但只需内行人一戳,纸老虎就破,结果弄巧成拙,丧失信誉。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还是不少见的。(九)论文——致谢 论文的指导者、技术协助者、提供特殊试剂或器材者、经费资助者和提出过重要建议者都属于致谢对象。论文致谢应该是真诚的、实在的,不要庸俗化。不要泛泛地致谢、不要只谢教授不谢旁人。写论文致谢前应征得被致谢者的同意,不能拉大旗作虎皮。(十)论文——摘要或提要:以200字左右简要地概括论文全文。常放篇首。论文摘要需精心撰写,有吸引力。要让读者看了论文摘要就像看到了论文的缩影,或者看了论文摘要就想继续看论文的有关部分。此外,还应给出几个关键词,关键词应写出真正关键的学术词汇,不要硬凑一般性用词。 推荐一些比较好的论文网站。论文之家 http://www.91qikan.com 优秀论文杂志 http://www.interpapers.com/kj/ 论文资料网 http://www.51paper.net/ 法律图书馆 http://www.law-lib.com/ 法学论文资料库 http://www.law-lib.com/lw/ 中国总经理网论文集 http://www.cnceo.com/school/lwj.asp mba职业经理人论坛 http://mba.001.com.cn/mbamba.htm 财经学位论文下载中心 http://www.forumcn.com/sblw/ 公开发表论文_深圳证券交易所 http://www.sse.org.cn/sse/yjkw/gkfblw.asp 中国路桥资讯网论文资料中心 http://www.lqzx.com/lunwen.htm 论文商务中心 http://doc.cei.gov.cn/ 法律帝国: http://www.fl365.com/gb/lawthinker/bbs/default.asp 学术论文 http://www.hrexam.com/advanced1.htm 论文统计 http://www.sci.com.cn/ 北京大学学位论文样本收藏 http://www.lib.pku.edu.cn/xwlw.html 学位论文 (清华大学) http://www.lib.tsinghua.edu.cn/new/thesis.html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http://www.paper.edu.cn/ 论文中国 : http://www.chinawrite.com/ 新浪论文网分类: http://dir.sina.com.cn/search_dir/jy/lw/ 中国论文联盟: http://www.lwlm.com/ 大学生论文库 http://www.syiae.com/lunwen 论文资料网: http://www.51paper.net/
欲望也好理想也好 看中国当代文学,有那么一点抵触,友人向我推荐三本书,《一地鸡毛》、《银城故事》、金庸的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以让我窥一窥当代文学发展的堂奥。 带着半欣赏半怀疑的态度去看了看《一地鸡毛》,两个字:琐碎,也仿佛只有这样的一个词,作者全力地去表达了,字里行间,其形式,其内容也好,非琐碎不可。没有等同身受,但是身临其境,其所叙述的并非我所不能感受的。为世俗琐事所费心,整天吵架不停的男女主人公,也曾经有过温馨浪漫的爱情,也会有温馨浪漫的时刻。这个浑浑噩噩无所作为的小人物,也曾会“说话很直”,怀抱理想,有那么一份“优雅”的文学情怀。现如今,仿佛只能概叹“生存困顿?理想坍塌?确定性追求丧失的生存现象?小林感到生活的无意义是因为他的存在理想、价值追寻受到了日益商品化、世俗化的社会现实尺度的嘲弄?(主人公小林在思考,但没有迹象说明他能思考什么出来。)庸俗的人际关系网像一张巨网笼罩着小林,在一个高度官僚化的单位里,他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抱负和个性”(——来自《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点评。) 有时候之所以会写读书笔记是因为读了一本好书,读了好书,写了,读了不好的书,也写了,想必要有比读了好书获得更多的益处才可以。这本书,没有想象中的好,光看文学史的介绍,仿佛更好。这让我有这样的一种错觉,外国文学史是介绍远不如内容,中国的是看简介比亲自去读还好!读完以后,更引人注目的恐怕不是玄而又玄,可以让人慢慢咀嚼,让人获得另一种阅读的快感的文学问题,而是庸众们左右为难社会问题和价值观问题吧。我感觉8、90年代的中国其实与现在真的何其相似,大家都知道的弊病,都知道应该要解决的问题依旧没有去解决,还是只去概叹去感伤,小林兄一面想保住自己的尊师重道时,一面痛骂围攻自己的现实,顺带把那位“本很尊重”的大领导也骂了一次。这还不够,借着情节作者把本很“低贱”的商业经济抬高了一下,因为毕竟赚了他妈的180块,生活好上了,“管他领导不领导的,要是以后能做天天都去”,把本应“高贵”的文学也借友人之口踩了一下,让他朝地上啐了一口浓痰说那是:“狗屁!”这让我不爽却让不少人认同和暗暗爽了一把的,因为世界上有此种价值观的话恐怕仅仅是保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一家吧。文学没有那么高尚,市场经济也没有那么低贱,只是主人公,烦恼之人的代表,欲望太大了吧,物质的自身的理想都要,两者之一倾斜沦为庸俗和无奈的一员也是自己选择的结果。只是最后果不其然最后抄水表的老头也送礼了,吃着微波炉弄的东西,也算是“守得云开见月明”吧,生活会越来越来好的。庸俗主义的胜利,未来对“己”而言,前途更光明吧。 在这里,欲望也好理想也好,在这里都模糊了,难道说为家庭,为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这岂非不是一个艰辛而又遥远的理想?它同样需要个人的努力奋斗啊。 与此对比,《银城故事》就像一部小型的史诗,一部革命党人奋斗的血泪史。故事大概如下, 1910年中秋前夕,长江上游的银城发生了刺杀满清知府的爆炸案。面对血肉横飞的尸体和即将发生的革命党暴动,已经决心退役的绿营老兵、银城守军巡防营统领聂芹轩立即展开无情的搜捕和镇压。砍头示众之外,又把所有嫌疑人关进站笼,押做人质,勒令革命党人投案自首,否则每天杀死三人。在总指挥还没有到来之前,贸然行刺的欧阳朗云,是银城育人学校的教员,曾经留学日本,投身同盟会参加反清,并在日本结识了秀山兄妹,又一同来到银城任教。 银城是一座盛产井盐的城市。育人学校是银城盐商世家敦睦堂族长刘三公和儿子刘兰亭一同兴办的新式学校。当年刘三公高瞻远瞩,送儿子刘兰亭、养子刘振武去日本留学,本想振兴家业,万万没有料到,他们竟然双双投身革命,加入了同盟会。育人学校校长刘兰亭是银城同盟会负责人,而表面上率领人马奔赴银城镇压起义的新军管带刘振武,正是同盟会东京总部委任的银城暴动秘密总指挥。冒险行刺的欧阳朗云,忍受不了别人的无辜死亡,拒绝了秀山芳子的爱情,投案自首。但本来决心英勇献身的欧阳朗云,却又在凌迟酷刑下终于招供,银城革命党人陷于万分危急之中。身份已经暴露,起义已经毫无意义,总指挥又迟迟不来,辛辛苦苦建立的学校面临解散,面对选择的煎熬,刘兰亭在百般犹豫中最终下令放弃了起义计划,可又无法面对自己的失败,在地窖里自杀身亡。 扫清了拦路的农民起义军,终于赶到银城的刘振武,知道了父亲为救哥哥活命和聂芹轩做了一场交易,知道自己已经陷入绝境。为了复仇,他决心组织敢死队去参加聂芹轩的鸿门宴。就在刘振武要拔枪射击的当口,却发现父亲刘三公被当作人质押上宴席。最终,在万般无奈中随秀山兄妹逃亡海外的刘振武,竟又意外地死在自己的骨肉兄弟的刀下。 革命党人的理想,其追求,立足于改造社会,造福人民。但其动力的根源,却源自于少数几个人的欲望(虽说真理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毫无疑问,欧阳郎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蠢材,但其理想与欲望的浑浊认识不仅害了自己,导致自己愚蠢和叛徒的骂名同在,还葬送了众革命党人的性命。刘兰亭真汉子,刘镇武太嫩,在老练的对手面前败下阵来。有时候不仅在想,为了革命的胜利,要干得比你的对手还狠,甚至于违背了自己乃至大家的道德底线,又有何不可?只是干得比你的对手还残忍,就变得和他们没有差别,那么革命的意义就又失去了。如同一场不平等的游戏,非超凡之人而不可赢啊。 《天龙八部》则显得悲怆而发我心思。乔峰英伟,大气,登场不久就尽显王者本色,而已却最容易遭遇他人的嫉妒,从而遭遇一连的厄运——他被怀疑是他一直对抗的民族敌人——契丹人。但他并没有轻易被击倒,他一次次地主动去追查,但又一次次陷入被陷害杀人的危机,武功高强,心思细密的他也毫无办法,一时间整个武林都与他为敌。当得知真相(果然是契丹人…)后,他又去主动地追查当年害死自己父母的凶手,却又受迷惑误杀自己最挚爱的恋人阿朱。阿朱的临终遗言是希望他忘记仇恨,还有好好照顾她那失散的妹妹阿紫。他这才停止了这悲剧般的“行动”。至于到了最后,他再次以苍生为重,劝阻辽国皇帝不要出兵侵略宋朝,结果中毒被囚。阿紫逃出辽国,传信中原,天下豪杰闻风而来,救出萧峰,并捉住辽国皇帝耶律洪基,逼他答应有生之年不向宋朝发兵。两军阵前,认为胁迫皇帝、愧对族人,因此又自杀身亡。故事至此基本结束,作为书中实际的第一主角,无论是出于个人感情还是以民众为先,都只能落下悲怆的下场。尤其是阿朱一死,乔峰的身上仿佛就烙上了死亡的烙印,仿佛将来也不可能幸免。对比其他两位主角,段誉、虚竹甚至慕容复,段誉一生桃花运不断,还修习了一身绝世武功,一个略有点“无耻”的小色鬼最后也抱得绝色美人归,虚竹则以行善为先,却历经无数劫难而不死,还化解了许多纠缠已久的武林恩怨。慕容复则一心想当皇帝,也不缺乏时机和才能,但最终也只能落得个疯癫的下场。唉,理想也好,欲望也好,说到底都是人生中本质中相同的事物,也总免不了宿命这样东西。 不过,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这是无所质疑的,拥有这样的觉悟的话获得什么样的结果也是无足轻重的了。主动也好被动也好,结局不可能被确定。乔峰最终自杀身死,追随阿朱而去,可能也多亏了胁迫皇帝这样一个契机,段誉一直被动承受着外界的“胁迫”,虽抱美人归,但却失去双亲,被摆上了皇帝这样的尴尬地位,也算是幸福的代价吧。对虚竹而言,恐怕做和尚的日子也比“现在”好吧,至于慕容复的结局,就见仁见智了。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传涌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